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 >

这一夜,37岁的曹云金,给娱乐圈狠狠上了一课

来源:新浪娱乐 2023-05-14 06:22:49

曹云金火了,以一种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火了。

【资料图】

2023年5月10日曹云金发文分享直播“战报”。

单场观看人数1200万,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30万人,总点赞超过1亿

曹云金带着自己的听云轩直播说相声,不带货、不卖惨,聊聊天、逗逗乐,轻松拿下今年直播界最大赢家。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

提起曹云金,大多数人首先想到就是他与郭德纲的师徒恩怨。

从某些方面来讲,他们不愧是一脉相承的师徒,同样的“离经叛道”。

郭德纲号称要讲大家都喜欢听的相声,亲手推翻了祖师爷侯宝林“文明相声”的招牌。

曹云金要让所有人都听得起相声,亲手撬动了郭德纲“听相声就到剧场来,弟子决不能线上说相声”的传统。

两人同样出自传统相声,却又同样颠覆传统相声。

两人一起将好不容易登上“大雅之堂”的相声,再次拖回到“天桥”

1

人不轻狂枉少年,曹云金的狂,一点也不输师傅郭德纲。

曹云金15岁开始学相声,启蒙老师是第六代相声传人田立禾老先生

不过此时田老先生已经66岁的年纪,早已经没有精力再收徒弟了。

曹云金学习跟着田立禾学了一年之后,也知道拜师无望,开始另谋生路。

后来在表姐王慧的推举下,拜师表姐夫郭德纲,这也是这对冤家师徒的序幕。

其实在这个时候,“改换门庭”的事情还是比较常见。

郭德纲便先后跟随过两位老师学艺,随后拜入到杨志刚门下,直到2004年又正式拜师侯耀文老先生。

而在两年后的2006年,郭德纲与于谦等人,又一起拜师金文声老先生。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相声界的师承普遍也比较乱,为学一技而拜师更是常态。

大家既注重师承,对于师徒约束又不大,尊师重道全凭自觉

也因此,郭德纲起初对于曹云金,并无任何意见。

反而因为这层亲戚关系,对于曹云金悉心教导。

不得不说,曹云金也确实有真本事,短短五年时间,便尽得郭德纲真传。

2006年10月首次亮相,便凭借《黄鹤楼》惊艳众人。

仅仅一个月后,曹云金就开始开设自己的相声专场。

无论是天赋还是实力,曹云金都与师兄弟拉开了绝对的差距。

也是因此,郭德纲对于曹云金非常器重,不止一次说过,曹云金日后就是德云社的台柱子。

自此之后,曹云金就成了德云社的招牌。

无论是侯耀文先生60冥寿的纪念演出,还是郭德纲从业20年的闭幕演出,都是由曹云金登台表演。

而曹云金也没有辜负郭德纲的信任,短短三年时间便已经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台柱子”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对业内被传闻佳话的师徒,会用最不体面的方式“告别”。

2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郭德纲也是离经叛道的

相声原本也算是“地摊文学”,向来是在天桥底下人前卖艺,大家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乐呵一下,也是极好的。

时间久了,大家自然不乐意。

为了给所有相声演员都谋出一条出路,马三立、侯宝林、马季、姜昆、冯巩……

一代又一代的相声艺术家,去俗化雅,硬生生将传统的相声,带到剧院这个大雅之堂。

用侯宝林相声的话来说就是:“以前在天桥底下,那怎么说也没人管你,现在既然想要站在台前,那就得说文明相声。”

此举的好处,自然是让相声这门大众化的娱乐项目,转变成为了所有人认可的一门艺术。

但缺点在于,有时候太过于追求“高雅”与“艺术性”,反而丧失相声本该有的欢乐。

郭德纲发现了这点,当即改变传统相声,开始有意识将相声“通俗化”。

果不其然,郭德纲火了,顺势带动了整个德云社一起火了。

如果正常发展,郭德纲此举无疑是会给相声界带来新生。

只可惜,并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开始的时候,郭德纲还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观众乐呵的同时,也不会被前辈们批评。

只是渐渐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只要把观众逗乐了就能挣钱,谁还管他什么艺术不艺术的?

“通俗化”,瞬间朝着“低俗化”开始滑落

现在饱受诟病的“屎尿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眼见着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姜昆站出来点名批评,拉开了相声界的“雅俗之争”。

此争对错已经无关紧要。

所谓“阎王打架,小鬼遭殃”,曹云金成为了此次第一批受害者。

在2006年相声大赛时,曹云金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决赛。

就在关键时刻,郭德纲一通电话,强迫曹云金退赛

曹云金内心自然是不服,但又无法违抗师命。

所以在退赛之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师祖侯耀文主持公道。

侯耀文也觉得郭德纲做的过火,准备打电话询问。

谁曾想郭德纲这个时候竟然关机了,气得侯耀文气不打一处来。

只是气归气,这件事情还是随着郭德纲的闭口不言,而被渐渐淡化。

事情翻篇容易,裂痕却不是这么容易修补

在曹云金心里,一直觉得郭德纲是害怕自己名气超过他,一直在刻意打压自己。

自此之后,曹云金对于郭德纲,就再没有先前那般尊重。

之所以还能一切如常,不过是因为一个师徒名分罢了。

2010年,雅俗之争进入到关键时期,以姜昆为首的主流相声艺术家占据上风。

德云社可谓是风雨飘摇,郭德纲也迎来了自己的48岁寿宴

宴会中,郭德纲居主位,德云社众前辈坐主桌,弟子坐次桌。

曹云金虽是弟子,但因为其也是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又是台柱子,所以破例也坐上了主桌。

苦酒入喉,曹云金越喝心里越不是滋味。

喝到最后,曹云金直接当着众人的面诉说心中不满。

众人想要阻止,曹云金越说越气。

到最后他直接跪地哐哐两个响头,大喊一声“我不干了”。

站在曹云金的角度,其实他想的也没问题。

曹云金作为德云社的台柱子,这些年养活了半个德云社,自己每个月只拿四千块钱。

分成没多少就算了,还得卷入到郭德纲的斗争中,折损自己的名气。

这就好比为老板干活自己掏钱,最后还捞不到好名声。

况且,按照相声界传统的说法,“三年学艺,两年效力”

曹云金从第一次开设个人专场到现在,已经足足有了两年的时间,改换门庭也没什么过错。

但站在郭德纲与德云社的角度,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曹云金作为德云社的台柱子,已经烙上了德云社的烙印。

在“雅俗之争”德云社被全面压制的关键时刻离去,无疑是“叛徒”行为。

况且,郭德纲对于“两年效力”的理解是,你必须不借助德云社的名声,自己独立为德云社挣两年钱,这才算是。

也甭管德云社此时的名声好用不好用,是不是挣钱,只要挂上了这个名,都不算事“两年效力”。

郭德纲不满意,德云社众弟子也不愿意。

毕竟曹云金自己都说了,他一个人就能养活德云社一半的人。

如今曹云金走了,那德云社剩下的人自然是年年亏损,缩衣减食

诸多条件加持之下,郭德纲与德云社都对曹云金不满。

多次对曹云金口之笔伐。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曹云金略占上风。

直到2016年德云社重新崛起之后,被全面打压的曹云金,才渐渐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3

郭德纲与曹云金两人,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郭德纲势微的时候,曹云金被称为相声界最有潜力的新人。

郭德纲得势之后,曹云金又被冠以“叛徒”名号,成为过街老鼠

从2016年到2019年之间,曹云金几乎没有多少登台表演的机会,即便是在小剧场,也是叫骂更多。

2019年之后,相声界的生意普遍不理想,这对于曹云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思前想后之下,曹云金动了相声界最后一个底线,开启了线上表演

相声界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在“大雅之堂”演出,也习惯了以出场费和门票营收。

现在大家回到靠“打赏”过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这谁能原因。

于是乎,曹云金就成为众矢之的,只要是个学相声的,都会上来骂两句。

但曹云金可不管,相声最初的时候,不也是“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吗?

我愿意免费说,您听高兴了高兴了就留下来,也算是增加个人气。

有钱给个赏钱自然是再好不过,没钱也不会赶您走。

凭借着这一番理念,还真让曹云金混出一番名堂,几乎每个视频都在10万以上的播放量。

如果仅此而已的话,曹云金只能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路,勉强能够养活自己而已,倒也不算什么。

这些年,德云社似乎是找到了自己的模式,开始走偶像路线。

但随着文艺界开始加强文化素养的建设。

德云社开始频频暴雷。

失去了过往“屎尿屁”就能逗一乐呵的方式,德云社众弟子“专业不强”的短板开始暴露出来。

有人气的没能力,有能力的没人气

渐渐的越来越不受观众喜爱。

而曹云金,毕竟是曾经是德云社扛把子,一个人就能养活半个德云社的存在。

论能力那自然是没的说,说一句“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也毫不夸张

最重要的是,曹云金从来不会与观众黑脸。

即便是被骂“叛徒”,也能一笑而过。

让人不得不称道一句“大气”。

也正是如此,他的直播才会受到这么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直播中曹云金曾说过一句:“过去在天桥底下,我何曾想过有10万人围着我听相声。”

相声本就该是百花争艳,同在一个“天桥”底下卖艺竞争。

能力强的人得“赏”就多,能力弱的人得“赏”就少。

所谓的“大雅之堂”,只是既得利益者为自己盖上的遮羞布了。

而曹云金现在要做的,就是亲手扯下这块“遮羞布”。

发布于:湖南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