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这两部作品后,我内心生发出的首先是愤怒。看番过程中各种奇怪的观感和让人感觉处处碰壁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的奇妙感觉长久积蓄,最终变成了对于整部作品的愤怒。待自己冷静下来,对自己看番过程中对总体感受进行分析,自认为得出了问题的根源。鉴于在翻大家的评论时发现很多人都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笔者决定结合剧情中的表现对这两部作品做具体的批判性分析。
总体而言,这两部作品并没有网上很多婆罗门的风评那么不堪。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有着中上水平。如果非要说为什么大家会骂的这么狠,想必还是因为这两部作品都有着业界超一流的剧本,并且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和情怀,动画本来就是万众瞩目的作品,却出现了很多及其影响观感的问题,让无数型月粉丝无法接受。
(资料图片)
话虽如此,这两部作品的独具特色而优点鲜明的。首先,是超一流的剧本水平。从最基本的剧情设计来说,情节跌宕起伏,丝丝入扣,有着强大的文学性;更深一层的人物设计与事件设计十分老练,人物特点鲜明而复杂立体,故事更是与人物联系性极强,通篇几乎无一闲笔(记住这个几乎,后面要考);从最深层次的立意来说,这两部作品涉及人性,责任,使命,善恶,电车难题,历史,宿命,自我,欲望等等深刻又极其贴近生活的话题,并且以极端的战争环境来体现出来,即使放在文学作品的范畴上,也是足够优秀的了。
其次,有关作品的技术与音乐制作。梶浦由记的音乐水平一直是极其在线的,无论是挣扎,崇高,还是紧张,抑或是大战过后的释然与温情,一切适合剧情的音乐风格都她都完美驾驭,不但在动漫中的出现应时应景,而且即使单独拿出来也是十分优秀的音乐作品。再说画面与制作。毫无疑问,飞碟社的画面制作是无可指摘的,人脸不崩,打斗流畅,分镜极具表现极具张力,人物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细节。声优的表现稳定的不行,该稳的时候稳,该癫癫时候癫,尤其是几位老演员,发挥稳定的同时不断的有亮眼之处,为角色的塑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肯定优点的部分结束之后,到了分析不足的时候,本部分也是本篇杂谈的重头戏部分。
1.节奏问题
前文说过,Fate的剧情设计极为跌宕起伏。同样,动画的节奏也是十分跌宕起伏的。在反思的过程中,我发现最影响观感的就是两部作品中忽快忽慢的节奏:明明英灵召唤的环节节奏极快,战争开始时节奏却突然慢了下来,似乎大家都忘了现在是战争时间;明明前一集还在紧张战斗,后一集却开始不断的说谜语或者回忆杀。这样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剧情的连贯性,让人在看的时候感觉一卡一卡,十分破坏观感。
我们以F/Z中最经典的圣杯问答(三王论道)剧情处理来具体分析:
本集位于第一季的第11集,前承saber与lancer的恩怨纠葛(先不说凛的冒险,这个后面会讲),后启围剿caster,在这两段紧张的快节奏剧情之中,突然插进来一集三个人坐在一块喝酒聊天的极慢节奏剧情。在连贯的十几集快节奏战争中,就只有一集节奏极慢的剧情插在中间,这就好像坐过山车的时候刚坐到正中间突然停了,却只停了半分钟,然后又开始开,而且开的比原来还更快,这样的节奏安排对于观众的心脏自然是毁灭性的打击。
同样经典的案例是切嗣的回忆回。
同样是位于紧张刺激的战争过程中,前承围剿caster,后启最终之战,却没头没尾的接上了一段切嗣的回忆,又是在快节奏中突兀的打断,同样的让人不明就里。
另外一个不典型的案例是红A和士郎在打斗中极长的对话
说到这部分剧情,在网络上实在是骂声不绝于耳。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一段节奏拖沓,令人难以忍受。事实上,这一段确实是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是由于ubw在前文中铺设了一定量的日常剧情,并且对话是在打斗前和过程中进行的,所以整体少了几分拖泥带水之感。
2.节奏问题来源于剧本与制作目的的冲突
我们都说节奏的根本问题不是快或者慢,而是忽快忽慢。Fate的两部作品全部出现了这个致命的节奏问题,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编剧的脑子进水了吗?若是仅仅因为编剧水平太低,又何来爽快的快节奏推进呢?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飞碟社想做的作品和原先剧本之间的极大矛盾。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飞碟社想做一部节奏快,剧情爽,打斗多,能够大卖的工业化作品(后来的《鬼灭之刃》就是飞碟社理念的成功之作)。但是Fate系列的这两部作品一部原作是galgame,另一部原作是小说,都是以故事性,文学性见长的作品。因此,制作理念与原作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突:飞碟社想要快节奏,但是原作要求节奏慢下来;飞碟社想要从头到尾一路爆点打斗,但是原作需要一定集数来铺背景和设定。为了剧情整体不崩,编剧被迫把背景和设定以及重要的理念交流插入快节奏的剧情,最终造成了灾难性的违和感。
无论是圣杯问答,切嗣的回忆,还是红A与士郎的理念交锋,都是为了体现故事主旨而不可或缺的剧情部分,也是无比精彩的文戏部分,但是整体节奏的控制并不能支持这种慢节奏,有思考的剧情。正式因此,明明是深刻的剧情,在这样的安排下却让人看的如鲠在喉。工业化的制作要求与文学性的原作之间的冲突,造成了F/Z与F/ubw的悲剧。
3.一些其他问题
与前文的节奏与理念冲突相比,以下问题已经算是小问题了,但是作为看动漫的人,我认为指出他们是应该的。
首先是伏笔铺设过于草率的问题,这个没什么可分析的,上两个实例
樱的令咒
2.红A的幸存
此外的例子其实还有一些,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伏笔的铺垫与回收代表着文艺创作中严谨性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而这样不严谨的处理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次,是编剧对与大场面的处理与把控能力不够。
这里的大场面既指F/Z中围剿caster这样的壮观场面没能做出应有的大片感,也指在多线并举的剧情展开中由于编剧能力不够而导致的人物下落不明,支线处理草率等种种问题,这里不再展开详细描述
正文至此就已经结束了。感谢每一位能看到这里的同志。最后,再说两句题外话。我不讨厌工业化和机械化的动漫制作,毕竟这也是宅文化破圈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工业化制作的同时,希望广大制作人也能够尊重原著本身的精神,做好细节,守住动漫作为一种文艺作品形式的特点与尊严,这是我的希望,仅此而已
至于为什么我批判这部作品这么长还给了五星,实在是因为在b站虚高的评分系统下,以站内排名位基准,9.4-9.7的分数实在是低估了这部作品的水平。希望大家也能够用心看番,理智点评。